长三角迈向更高层次一体化 范围涵盖多个发展示范区
发布日期: 2020-09-10 10:15:01 来源: 新华日报

8月14日、16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先后率队前往与上海接壤的浙江省嘉兴市、江苏省苏州市和南通市考察交流,深化合作对接、强化工作协同,共同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从“湖州会议”到此次“调研行”,长三角热土更热,高质量一体化加速向深层迈进。

“调研行”,跨越三地的“握手”

“上海与嘉兴、苏州、南通地理相邻、人文相亲、往来频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让彼此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此行李强对长三角三省一市“朋友圈”所作的评价,也是如今苏浙沪皖密切配合、协同并进的生动写照。其中,嘉兴、苏州、南通,又因地理位置紧连上海,成为长三角一体化走向纵深的缩影。

记者注意到,此次走访前的8月11日,苏州市刚刚专题研究通苏嘉甬铁路项目建设,而在更早前的7月1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和沪苏通铁路开通,上海与南通及苏北地区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交流互访更为便捷。

聚焦此次“串门”,一直身处行程单“C位”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相当抢眼。

范围涵盖上海市青浦区、苏州市吴江区和嘉兴市嘉善县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自去年11月揭牌以来便频频“现身”大众视野。基于各方共同努力,如今,一批重点项目正加快在此落地,一体化制度创新取得积极进展。

在嘉兴市嘉善县,李强一行听取整体规划、空间布局以及产业定位相关情况介绍,了解当地服务国家战略的做法,就厚植生态优势、强化环境治理、发展绿色经济等与嘉兴、嘉善负责同志交流;在苏州吴江,李强考察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白荡环湖生态公园,听取吴江片区全力打造“创新湖区”、建设“乐居之城”的最新进展,并就加强创新协同、环境保护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协同与苏州、吴江负责同志探讨;在南通,李强考察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保护工程——这一区域通过统筹推进“产业退、港口移、城市进、生态保”,将生产岸线逐步调整为生态生活型岸线,眼下正加速变身为“城市客厅”和“南通外滩”。

走访,不仅是加深上海对周边地区的了解,于江浙三地而言,同样是令人振奋的消息。

嘉兴市委书记张兵直言:“嘉兴将按照成为(浙江)全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的‘门户’的定位要求,举全市之力答好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联考卷’。”

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表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得益于上海辐射带动,“我们要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发展机遇,以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为重要契机,坚定不移接轨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更加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谋求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共赢。”

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说,接下来,南通将按照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加快推动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创新、生态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同享。

示范区,跳动“绿色创新之心”

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

8月19日,示范区执委会举办示范区涉税事项跨区域通办合作签约仪式。示范区第一批4类15项涉税事项跨区域通办清单出炉,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税收征管一体化迎来新进展。

今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注册经营的纳税人,可以在青浦区、吴江区、嘉善县就近选择实体办税服务场所跨区域申请办理清单所列涉税事项。

“推动税收征管一体化是创新跨区域财税分享机制的重要基础,实现涉税事项跨区域通办是推动税收征管一体化的关键举措,对推进一体化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后续执委会将全力配合两区一县税务部门做好工作推进和典型案例搜集,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唐晓东说。

实际上,在创新税收征管一体化之前,示范区还发布了全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域统一执行的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产业项目《准入标准》,为将青浦、吴江、嘉善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长三角“绿色创新产业之心”奠定基础。

记者日前来到吴江,丝绸纺织业已成为一个千亿级主导产业,也是重要的富民产业,在全区经济板块中起着“压舱石”的作用。经过多年积淀,纺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整体能耗仍然偏高,产业质效亟待升级。

“《指导目录》和《准入标准》的出台,意味着传统产业被放入到一个更高标准的坐标系中衡量,坚定了我们推动纺织产业再造提升的决心。”在吴江区工信局副局长孙健看来,吴江纺织企业将从原本的纤维制造、织造加工、印染整理向上下游延伸,推动科技创新、时尚创意设计等赋能产业,加快高端纺织产业建设,从量的扩张转为质的提升。

位于吴江盛泽的龙头企业盛虹集团,打通了从下游聚酯化纤“一根丝”到上游石油炼化“一滴油”的全产业链。“变废为宝、循环再生,这样的经营理念随着产业链的贯通在各板块和环节中全面体现。”公司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以用水为例,盛虹通过自主研发,以中水回用整体解决方案为目标,自主设计、建造并运营了一整套印染废水处理设施。目前,中水回用量已近7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用水大户成为环保大户,吴江经济的“含绿量”快速提升,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定位更加匹配。

一体化,迈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今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动作不断、协作频繁。

6月5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沪苏湖铁路在浙江湖州正式开工。这是长三角一市三省首次联合举行重大项目开工活动,同时也为2020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拉开帷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共同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化危为机中增强发展主动权。“湖州会议”为奋力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指明方向。

步入“后疫情时代”,长三角街坊四邻“串门”渐成常态。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加速推进,“一体化”新政连连发布,毗邻地区交流共建越来越热……

“湖州会议”期间签约的19项重大合作事项正从蓝图走向现实。6月18日,中国商飞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就已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展开了一系列实质性举措:发布中国商飞供应商开发需求指南、启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大飞机供应商储备库、成立中国商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大飞机增材制造协同创新联盟等,共克技术关、共建产业链。截至当日,G60科创走廊9城市中已有14家企业被列入商飞合格供应商。

进入夏季,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一岭六县”——安徽广德、郎溪,江苏溧阳、宜兴,浙江长兴、安吉,还有上海的白茅岭农场热了起来。文旅联动、产业合作,有声有色:8月8日上午,长三角产业合作区(一岭六县)文旅联合行动举行签约仪式,“一岭六县”多个项目正式签约合作。

8月13日,沪苏湖铁路项目全线开工建设动员大会在苏州召开。会上,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处主任武凤远宣布了新建沪苏湖铁路施工、监理中标结果,并对新建沪苏湖铁路建设技术培训、交底和方案优化等方面作出详细部署。“建成后,将与沪杭客专、宁杭高铁、湖杭高铁相连,共同构筑起长三角核心区城际快速铁路客运网络,强化上海对长三角核心腹地的辐射功能,促进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武凤远说。

当“用工难”遇上就业落户的难题,三省一市妙招频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搭建企业用工对接服务平台“长三角就业招聘联盟”,畅通企业间的用工对接通道;“G60科创云”平台推出“九城纳贤”专栏,汇集3800余家企业,面向高校毕业生推出8000多个岗位;8月20日,沪苏浙皖住建部门共同签署《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正式落地……

一体化进程中,今天的长三角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开放。8月20日,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召开,议题不仅紧盯顶层设计,也密切关注人民生活。如今,居住在上海周边城市的人们,甚至感觉不到有哪一刻离开过上海。每日来往上海工作的长三角通勤者数量,已经达到5.7万余人。

本报记者 陈 澄 王建朋 李睿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