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科技担当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病毒有何特征?要以科学精神来求索答案。应该怎样战“疫”?要按科学规律来探寻办法。“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伟大抗疫精神,其中就包括“尊重科学”。回顾抗疫过程,我们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实施科学举措,让科学精神的阳光穿透疫情阴霾的笼罩,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坚实力量。
外媒如此评价:“中国高科技抗疫堪称‘参考范本’。”疫情防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成功研制出检测试剂盒、快速分离出病毒毒株,到及时筛选有效药物、多次更新诊疗方案;从大数据溯源、健康码识别,到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这些攻关之举、防控之策,无不闪耀着科技的“高光”,无不体现着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如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们的城市车水马龙、工厂机器轰鸣、乡村丰收忙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这是依靠科学所收获的不易成果,也是尊重科学的有力证明。
经此一役,人们也经受了科学精神的洗礼,提升了科学素养。面对疫情,各级科协组织利用数字科技馆等平台,对公众进行抗疫指导和心理疏导;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战疫英雄登上“云讲台”,在《开学第一课》上播撒信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种子;张文宏等知名专家积极发声,引导公众辨明“伪科学”信息、抵制“反科学”行为。有网友感慨:按“赛先生”的意思办,抗疫必胜!面向未来,如果每个人都能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善用科学武装头脑,我们就能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正能量。
回溯历史,人类与疫病的每一次较量,既是对科技水平的检验,也是对科技创新的促进。这次战疫,创新技术各显神通,充分彰显了我国长期积累的科技实力。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慎终如始、毫不懈怠,继续做好科学防控、协同推进科研攻关,才能在科学精神的引领下集聚更大合力,赢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科学本身就有诗意。”科技抗疫之旅,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科学所蕴藏的潜力、散发的魅力。前进征程上,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如哲人所说的那样,“将之运用到一切人类思想领域中去”,我们就一定能更好激发和运用科学的力量,为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
1减少自助餐浪费别忘管好后厨 通过少量多次的方式来准备食物
-
2六成白领遭遇过职场PUA 关系落差忽视平等
-
32020年5月1日新规将实施 加大违法行为惩戒力度
-
4退役军人待遇最新政策目录清单 待遇政策越来越完善
-
5从走街串巷回收废品到进入社区分拣垃圾 走近垃圾分类指导员的日常
-
6韩国520所学校停课 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聚会
-
7中国民航稳健恢复 8月国内航空客运共完成4535.1万人次
-
82020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 增速较7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
-
9蘑菇街回应裁员 优化掉部分非强相关业务
-
10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河北固安设置跨省城市航站楼 直线距离约1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