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经济危机和中美贸易摩擦,引发了宏观经济思想与政策的大讨论、大变革。我们应该如何战胜危机,走出衰退?2020年以来,从中央密集部署到地方积极响应,从企业主动投资到资本市场热捧,新基建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将支撑新产业开拓更多新空间,为中国经济发展谱写新篇章。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基建是数字经济的基石,发力新基建对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意义重大。
此前,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这是自2015年《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发布并明确大数据国家战略以来,又一次重磅指引了中国数字经济在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
达优咨询创始人兼董事长张礼立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来看,有三点非常重要:一是要有底层技术,不能依赖于人;二是要高度重视安全性,确保万无一失;三是要有大格局,只有这样才能做大做强。
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新基建为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提振消费驱动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等方面提供坚实支撑。然而同时,网络世界未知的安全风险也会随之攀升,将可能面临新一轮挑战。只有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确保数字经济行稳致远。他建议,出台数字经济“安全基建”的国家标准,加快推进“安全基建”的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基建”的能力建设。
在周汉民看来,随着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将来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要从源头上降低网络安全风险,引导不同社会主体在转型数字化伊始就具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进而确保数字基建运行在较高的安全水平之上。
“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但随着不同行业、不同场景向数字化迁移,‘一刀切的安全套装’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数字基建的安全需求。建议在网络安全等领域加强资源整合,在壮大网络安全产业的过程中,让更多有技术能力、有应用场景的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参与到数字经济的网络安全建设中。把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领先的安全能力变成国家网络安全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数字化浪潮中先行企业的经验,提高各行各业的‘安全基建’能力。”周汉民强调说。
记者 周雪松
-
1减少自助餐浪费别忘管好后厨 通过少量多次的方式来准备食物
-
2六成白领遭遇过职场PUA 关系落差忽视平等
-
32020年5月1日新规将实施 加大违法行为惩戒力度
-
4退役军人待遇最新政策目录清单 待遇政策越来越完善
-
5从走街串巷回收废品到进入社区分拣垃圾 走近垃圾分类指导员的日常
-
6韩国520所学校停课 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聚会
-
7中国民航稳健恢复 8月国内航空客运共完成4535.1万人次
-
82020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 增速较7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
-
9蘑菇街回应裁员 优化掉部分非强相关业务
-
10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河北固安设置跨省城市航站楼 直线距离约1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