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回应国家为什么要实施双减政策 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双减?
发布日期: 2021-09-15 13:31:28 来源: 四海网

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什么要实行双减?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双减?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作出权威回应。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义务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各地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深入开展了双减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目前义务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短视和功利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另一方面,学校校外培训工作负担重,作业管理不完善,严重超负荷运行,超负荷训练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部分校外训练项目费用高,资金过度流入存在较大风险,训练机构退款卷款跑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造成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家长经济精力负担过重,严重制约了教育改革的发展成果,社会反应强烈。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源头管理、系统管理、综合管理、依法管理的构想,推进双减。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要阵地作用,坚持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和课后服务水平,让学生学习、学习、学习,减少参加校外培训的需要。并且从加强课后服务,缓解考试压力,完善质量评价,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部署,系统推广,全链推广。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促进学校课后服务。

目前,一些学校存在作业量大、质量差、功能异化等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还影响学生的正常活动。

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双减工作之一是减轻学生的不合理作业负担。该意见提出了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完成指导等明确要求,旨在有效减轻学生过度作业负担。

并对加强课后服务提出了保证服务时间、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渠道的明确要求。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三点半的放学现象,给家长带来了不到下班时间接孩子的困难,一些人也因此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增加了校外负担,造成了校内减负,校外负担,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可有效解决家长接送难、孩子无处可去的问题;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提供丰富的服务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空间;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近年来,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专项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针对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庞大,已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果任其发展,将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形成另一种教育体系。由于违法违规成本低,无证机构屡禁不止,虚假宣传、超标收费、乱收费、与中小学招生挂钩等违法违规行为依然存在,机构等违法行为层出不穷。此外,近年来大量资金涌入培训行业,掀起烧钱战争,广告铺天盖地,全社会疯狂营销,各种销售焦虑过度宣传,违背了教育的公益属性,破坏了教育的正常生态。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意见明确了五项措施。一是坚持严格审查机构,二是禁止资本化运营,三是建立培训内容申报和监督制度,四是严格控制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始时间。国家还将进一步完善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问题。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学校学习良好。

减轻中小学生课后负担,不仅要严格管理校外教育机构,还要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使学生在校内学习良好,缓解社会焦虑,减少家长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的冲动。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促进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地区,特别是同一地区,对减轻学业负担起着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平衡建设,促进新学校成长,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管理、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要做强做好网上学习服务,提供优质的专题教育资源,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和覆盖范围。为了达到课堂45分钟的效果,教育部门要求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效率。学院要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积极推进幼儿联系,严格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育,实现应教。

针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考试质量低、唯分数倾向、教师有偿补习等不良现象,提出了明确的对策。教育部研究考试管理文件,进一步部署。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