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信息:视频丨“火塘夜校”点亮边境村寨“夜生活”
发布日期: 2022-06-29 05:55:59 来源: 云南网


(资料图)

“原来国家出台了这么多惠民的好政策,真是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讲解我们还不知道嘞……”云南普洱边境管理支队江城边境检查站“火塘夜校”旁,苗族群众朱学德紧紧握着该站移民管理警察的手,感谢移民管理警察为其普及民法典知识。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嘉禾乡明子山村是一个毗邻中老、中越边境管理区的村寨,在这片海拔1600米的土地上居住着哈尼、汉、瑶、彝、苗、傣族等多个民族。

由于各民族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加之部分群众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邻里间偶有摩擦发生。为解决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驻守在这里的移民管理警察一直在积极探索促进民族团结的方法。

“由于这里海拔高,一年的时间有大半年是雨雾天气,导致早晚温差较大,群众都习惯早、晚在家架起篝火。”据江城边境检查站副站长苏平介绍,在一次偶然的走访中,民警发现“火塘”在当地群众家中十分常见。

为此,该站移民管理警察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办起了大众化的“火塘夜校”,将“夜校”建在“火塘”边上,将民族团结文化和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每次我们开办法律讲堂,早早地就有群众来这里等着,大家怕来晚了坐得远,听漏了对自己有用的法律知识。由于参加的群众越来越多,我们特意将“火塘”搬进了屋子里,并且还搭配了一系列设施方便群众来听课。”苏平说。

“火塘夜校”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当地法治宣传和民族团结文化的“死角”,不仅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法治意识和民族团结观念,还使辖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得到显著提升。

41岁的哈尼族群众杜雪花是“火塘夜校”的铁杆“粉丝”,每次开讲她都是第一个来到,来时还不忘带上单耳茶罐展示她的烤茶技术。杜雪花说,“以前白天干完活,晚饭后就没事情干了,现在开办‘火塘夜校’,既丰富了我们的休闲生活,还能学到这些法律和民族团结的知识。”

“火塘夜校”创办至今,已开课300余课时,从开始的露天“讲堂”到现在的室内“火塘”,该站移民管理警察在潜移默化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也增进了群众对民族团结文化的了解,从根本上铸牢了民族团结和睦的“根”和“魂”。

云南网通讯员程俊龙

标签: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