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速读:感知澜沧江 共话澜湄情|和谐共处 同绿同美
发布日期: 2022-08-25 05:55:48 来源: 云南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了保障下游河道鱼类产卵的水温需求,糯扎渡水电站进水口采用叠梁门分层取水方案,提高下泄水温。”8月24日,记者随“感知澜沧江共话澜湄情”采访团来到普洱市糯扎渡水电站,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了澜沧江生态环境保护的情况。

糯扎渡水电站是澜沧江中下游河段梯级规划“两库八级”的第五级电站,水库库容237亿立方米,相当于16个滇池的总和。规模宏大、景色壮阔是糯扎渡电站给人的第一印象。细看水电站四周,又会发现植被茂密、水域清澈。站在观景台,便能感受到浓浓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

“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是糯扎渡水电站的环保方针。”工作人员谈到,水电站除了采用叠梁门设施保障鱼类生存环境外,还建设了鱼类增殖站、野生动物救助站和珍稀植物园。

珍稀植物园

占地15.1亩的野生动物救助站里,猴子、黑熊、兀鹫等多种野生动物在此“疗养”繁衍。站内还专门规划了受伤动物救助和饲养区、动物野化区,并按动物生活习性的不同,分别建设了20间笼舍。“我们野生动物救助站刚开始主要是救助库区范围内发现的受伤动物,发展到现在,机构已经比较成熟,普洱市区内发现的受伤野生动物也会送到这边来。”工作人员说,受伤的动物恢复野外生存能力后便会被放归大自然,站内累计救治的野生动物已有600余只,目前园区内有50多只。

珍稀植物园

野生动物救助站旁的鱼类增殖站,选育了叉尾鲇、巨魾、中国结鱼、红鳍方口鲃等6种澜沧江的土著鱼。目前,叉尾鲇、巨魾、中国结鱼的人工增殖技术已经取得成功并实现大规模放流。另外,中华刀鲇完成了人工驯养阶段科研工作。工作人员介绍,很多鱼种通过人工增殖后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和繁衍。

在这里,水电站还规划建设了占地100亩的珍稀植物园,迁地保护了篦齿苏铁、宽叶苏铁、金毛狗、苏铁蕨、勐仑翅子树、黑黄檀、红椿、戟叶黑心蕨和疣粒野生稻等12种珍稀植物。此外,园区内种植了草坪及少量观赏植物,与挺拔茂盛的古树相伴相生。烈阳当下,珍稀植物园内一派生机勃勃。

云南网记者何嵘通讯员史玉梅摄影报道

标签: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