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头条:玉溪这十年 | 新平:哀牢山下写传奇
发布日期: 2022-09-27 22:31:55 来源: 云南网

哀牢山脉中段东麓,一个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产业兴旺的彝族傣族自治县——新平县在崛起,书写跨越发展的时代传奇。这里,柑橘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一,大红山原矿生产量居国内地下金属矿第一,在全省率先启动钢铁民营企业产能置换技改升级……


(资料图)

9月27日,“玉溪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新平县专场发布会召开。新平县委副书记、县长刀文高介绍,十年来,新平县委、县政府带领各族儿女笃定前行,在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补短板、城乡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县域综合实力稳居全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前列。2022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2.3亿元,位列全省第27位;同比增长8.7%,增速排名全省第13位。

仙福钢铁

产业升级显实力

秋日,褚橙庄园内,成片的柑橘郁郁葱葱,果大饱满的柑橘相继挂果,待成熟采摘后,将发往各地满足人们的味蕾。

近年来,新平县在全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利好条件下,坚定不移实施“农业稳县”战略,探索出了适合新平县特色的农业发展新路子,新平县柑橘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柑橘种植面积稳居全省第一、产量第二。2021年,全县柑橘在园面积15.54万亩,产量24.97万吨,实现产值11.97亿元。2019年,新平县被云南省确认为“一县一业”(柑橘)特色县,同年被农业农村部定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示范县。

工业领域,全县探明铁矿石储量达5.8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1/3,是云南省重要的铁矿石原料基地。新平县充分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钢铁产业,形成以大红山铁矿为龙头、自走铁矿为辅助的铁铜矿原料初级采选,外围选厂为支撑的提品位选矿,红山球团烧结,仙福公司炼铁、炼钢、轧材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现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钢铁产业的带动下,新平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21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2.6亿元,较2012年增长235.9亿元,增长150.6%,年均增长10.75%;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2亿元,较2012年增长29.8亿元,增长61.7%,年均增长9.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自2005年以来,实现连续17年正增长。

哀牢山

改革开放显活力

赋能医共体,护佑百姓安。新平县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中,借鉴三明医改经验,在全省率先对医共体进行体制性改革、系统性重塑,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十年来,新平县向改革要活力,重点改革成效显著,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戛洒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协商在基层等27项重点改革获国家级、省级或市级授权。“头雁领航红旗联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培育发展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等改革事项成功打造成为新平样板。

民生领域改革提质增效,医共体改革全面推进,率先在全市组建成立县总医院,统筹推进财政投入、医疗打包付费等联动改革,县域就诊率达92.3%。殡葬改革在全市率先实现五个100%。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推进农村水价改革,覆盖率达98%。新化依施河灌区农业综合水价改革被列为全市改革试点。

科教创新卓有成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8个。科技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省级民营“小巨人”企业1户,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20户,被列为全国科普示范县。

对外开放活力增强,主动融入和服务中老铁路经济带建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借助进博会、昆交会、南博会等平台深化交流合作,成功举办各类招商推介会16场。

磨盘山

花腰傣乡显魅力

新平是中国花腰傣之乡,是广大旅游爱好者向往的地方,人们在这里赏美景、品美食、探秘静,享受惬意休闲美好时光。

近年来,新平县立足“两山一谷”自然优势和以花腰傣为代表的民族文化资源,围绕打造“中国花腰傣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以全域化布局、全景化建设、全产业融合、全要素配套、全产品开发、全服务提升、全方位营销、全社会参与和全管理覆盖为目标要求,扎实抓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先后荣获“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县”“云南省旅游强县”等荣誉称号,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浪漫栖居地”。

目前,全县接待游客能力提档升级,建成树几山舍、花腰田间、外滩豪生酒店等一批半山酒店,引进杭州开元森泊、汇达文旅等一批文旅运营企业,旅游服务逐步迈向专业化、市场化路子。

以节造势,以节引人,策划举办“花街节”“赏花节暨千桌万人磨盘宴”“沐浴节”“火把节”“服饰节”五大旅游文化活动,“新平彝族千桌万人磨盘宴”“新平彝族文化长廊”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全世界规划最大的宴席和最长的彝族浮雕文化长廊。

云南网记者 浦美玲

标签: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