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聚焦:昆明地理标志产品搭上数字经济快车
发布日期: 2022-12-28 15:46:58 来源: 昆明日报

原标题:昆明地理标志产品搭上数字经济快车

昆明地理标志产品石林人参果丰收。 记者王俊星摄


【资料图】

昆明地理标志产品禄劝撒坝火腿。 记者赵伟摄

“双11期间,我们的东川面条在网上销量还不错,基本与往年持平,销售额约4万元。”云南无名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兵告诉记者。“除了像往常一样购置一些生活用品,在直播的吸引下,我还购买了一些农特产品,其中有石林人参果。”市民小李说。打开网络购物软件,石林人参果、东川面条、撒坝火腿……这些市民熟悉的昆明地理标志产品,在网上都有不错的销量。随着今年年初中国(昆明)区域地理标志产品促进与服务中心的落地,昆明正全力提升地理标志保护水平,推动更多优质产品走向更大的市场。

地理标志产业产值连年增长

“打造地理标志品牌,是促进产品商品化、产业化、品牌化的有力抓手,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昆明市结合绿色食品牌打造和全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并已取得显著成效。”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昆明市地理标志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品牌效益不断提高,地理标志产业产值保持连年增长态势。据不完全统计,昆明市地理标志产业2020年实现产值18.1亿元,2021年实现产值19.5亿元,预计2022年全年产值将突破20亿元,同时通过地理标志产业带动就业人数6.2万人以上。

插上地理标志的“翅膀”,不少产品正逐步走出昆明、走向世界。“我们的东川面条在网上有10多个销售平台,主要销往省外,也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刘兵说,公司的面条系列产品销售额已连续多年突破千万元,且逐年递增,目前已入驻盒马鲜生、永辉超市等大型超市连锁店。

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禄劝昌盛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统一采购、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将撒坝火腿销往北京、上海等地,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助推乡村振兴,“地理标志产品的授权使用,对品质规范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我们将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理念,让洞藏撒坝火腿走出云南,走向更大的市场。”禄劝昌盛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高玉凡说。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石林县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人参果种植基地、集散地、销售中心和人参果优质种苗繁育中心。2022年,石林县被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特色县,全县人参果种植面积达16.9万亩,预计产量达28万吨,农业产值达15.8亿元。

地理标志产品亮眼的成绩,体现了地理标志的价值。走出昆明、走出云南并不是终点,我们要让更多产品走出去,走向更大的市场,实现价值更大化。当然,为实现这一目标,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品牌影响力还需提高

“地理标志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不仅可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在提升产品溢价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纵观我市地理标志产品,其区域品牌价值属性并未得到较好体现,品牌影响力普遍不高。”云南省农科院研究员刘家迅表示。

首先,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各类地理标志申报主体“重申报、轻宣传”,地理标志产品的社会知晓程度低。“石林县认证地理标志商标4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件、农产品地理标志3件,居昆明之首。但目前投入资金进行品牌宣传推广且成效好的仅有‘石林人参果’,其他地理标志产品宣传资金投入很少甚至没有。”刘家迅告诉记者。

其次,品牌宣传未能充分挖掘其文化价值属性,品牌溢价能力较弱。“我市绝大多数地理标志品牌塑造、宣传时对人文价值、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大多为简单产品讲解,产品优势特征难以与同类产品区分,难以形成品牌竞争优势。对比河南挖掘农耕文化,打造了‘汝阳红薯-龙骨上的薯香’地理标志产品,宁夏编印《中国—盐池滩羊文化大观》,制作盐池滩羊多部视频宣传片,不断创作文化品牌精品等区域品牌经典案例,我市地理标志未能充分挖掘与利用高原特色农产品优势与少数民族文化禀赋。”刘家迅说。

最后,昆明市地标产品多为农初产品,不仅存在保鲜保质难、冷链运输成本高等问题,且难以形成产品的品牌附加值。多数地标产业缺少龙头企业引领,多为农户自产自销,农户参与品牌建设的作用不大。此外,地标产品专用标志运用意识淡薄、昆明市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在2022年之前仅有东川面条一个产品有使用,其余地理标志产品均未有正式的专用标志用标企业。

“在地理标志保护方面,也存在经营主体法律意识淡薄、保护能力较弱等问题。地理标志经营主体法律意识淡薄,不仅缺乏对地标产品的品控风险意识,而且对地理标志维权保护的作用认知片面,往往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知识产权被侵犯却浑然不知的情况。同时,地理标志注册管理主体因缺乏资金、人员或责任意识不强等原因,不能有力地对市场中的违法行为及时进行打击、制止,进而酿成‘劣币驱除良币’的后果。”刘家迅说。

针对昆明地理标志产品存在的这些问题,要如何提升改善?刘家迅建议,在做好顶层设计、出台扶持政策方面,要加强地理标志保护政策支撑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在强化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方面,要加强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建设,加强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宣传和推广,加大地理标志保护培训、宣传力度。在强化科技对地标产品全产业链支撑方面,要加强对特定品种的保护、构建全过程标准体系、严格标准管理……

搭平台聚人才促发展

“针对重注册、轻宣传,企业、农户等生产主体对地理标志认识不足,产品品质不稳定、不统一,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不全,产品未做好品牌打造等问题,中国(昆明)区域地理标志产品促进与服务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中国(昆明)区域地理标志产品促进与服务中心张耗斌说。

据介绍,昆明市将地理标志的运营纳入全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框架,依托省农科院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建设成立中国(昆明)区域地理标志产品促进与服务中心。中心汇聚科研院所、高校、服务机构等平台,建立了包含农业专家、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人才、科技与互联网服务人才、品牌管理与运营人才、培训服务人才等1000余人的人才队伍。依托中心的资源优势,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集聚检索系统、评估系统、溯源系统、实景应用系统等,以科技的手段推动乡村振兴。

“目前,中心联合地标代理机构、法律服务机构、标准研制机构、科技服务机构、运营宣传机构共同组建服务团队,成立地理标志科技服务认证中心。在地理标志管理方面,完成了‘全国地理标志检索系统&认证评估系统’的开发上线。该系统为全国首个三大地标数据集成的信息化数据平台,系统2+3+4+N(两个平台、三大数据、四大应用场景、N项功能叠加)的功能搭建,不但能够满足昆明市地理标志信息化服务的需求,同时也将辐射全省乃至全国更多区域,为地理标志信息服务提供更多便利。在地理标志产品运营方面,中心积极支持云南省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去。今年7月,就在广州承办了‘生态高原 地标天下’论坛活动。11月在南博会搭建地理标志产品场馆,带领云南省地理标志走出去。”张耗斌介绍。

下一步,中国(昆明)区域地理标志产品促进与服务中心将继续完善品牌农业的数字化品质市场体系,进一步强化地理标志产地质量管控,协助地理标志主管部门建立地理标志监管机制,提升地理标志品牌价值。同时,进一步推动地理标志跨界融合发展,在具体的活动和项目中与面向南亚东南亚(昆明)区域商标品牌服务与促进中心开展深度合作,为云南省乡村振兴、品牌打造作出贡献。(朱景芳)

标签: 地理标志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