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双柏:内外兼修 点“靓”大庄镇幸福生活
发布日期: 2023-02-09 17:56:07 来源: 云南网

初春时节,行走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大庄镇大罗块村平坦而又干净的村道上,房前屋后整洁有序,彩色墙绘主题鲜明,农舍庭院整齐卫生,村庄被新修建的村村通硬化水泥路包围着,放眼望去,鹤乡大地涌动着无限生机,花开遍野,幸福绽放,一批批产业项目落地生根打开了群众的致富门,一张张幸福的笑脸绽放在搬迁小区和农家院子……

增加良田,让粮袋子满起来


(资料图片)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地实则粮丰。眼下,大庄社区凹则力村土地整治项目改建田里的早青蚕豆已颗粒饱满,蓄势待发。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粮食单产量也“水涨船高”。水稻亩产由500公斤提高到580公斤,亩均收入增加260元左右;耕地质量的提升,也让作物种植有更多选择。普岩村委会下格拉村农田改建后,群众计划“稻+菜”轮作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土地价值。

项目实施以来,大庄镇按照“土成方、田成块”的要求建成标准水田1090亩,旱地200亩。2022年,全镇完成粮食种植2.5万亩,完成县下达任务的100%,全年粮食产量1.34万吨以上,全面提升了“粮袋子”保供能力。

培育产业,让钱袋子鼓起来

山还是那片山,地还是那块地,从前在土地里刨食求温饱,如今这山地已“生金”,养富一方百姓,也加速了现代化入村进山的步伐。近期,大庄镇28000亩绿色生态早青蚕豆进入规模采摘期,产值预计突破7000万元,豆农们迎来了“丰收季”;大庄的早青蚕豆,仅是大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缩影。大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模式,2022年大庄稻花鱼市场交易额达600万元;特色果蔬,年产值将近240万元,带动农户就近就业2万余次;在代么古、麻栗树等村委会,一场以肉牛、肉羊为契机的新兴产业已布局成型……

2022年,全镇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6亿元。在一个个特色产业的助推下,“菜篮子”“果盘子”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富民产业发展起来,群众“钱袋子”慢慢鼓起来。

丰富文化,让脑袋子富起来

大庄人文优势明显。省级文物大庄苏氏祠堂端坐集镇、千年“仙鹤古镇”申报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有州级红游路线、杨广古寨等20余处古建筑、8处省、州、县挂牌文物;双柏好人何正琼、新时代好少年李鹏宁等一批先进道德模范竞相涌现,为推动大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立共计320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2022年开展文明实践主题活动630余场次,全镇农家书屋年均借阅量1000册次以上;评选出“大庄道德模范”10人、70%以上村(社区)成功申报为县级文明村、评选“好媳妇”“好婆婆”26户,组织文化宣讲、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26场次,通过以点带面,做到了既富群众“口袋”,又富群众“脑袋”。

筑巢引凤,让新房子多起来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大庄镇勠力内部挖潜和外部拓源并举,推动各类人才向乡村集聚、在乡村扎根。大力实施“人才回引”行动,积极发挥“头雁”作用,实现80%的村(社区)集体经济达10万元以上,同时储备250人优秀青年充实乡村振兴后备人才数据库。

外出返乡创业靠肉牛养殖的致富带头人李云龙,通过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探索出一条多姿多彩的“牛”路子,在他的带领下,养殖大户们都住上了新房子;在外务工多年的李建华一家今年回村盖起了二层小洋楼,这个春节过得有滋有味。通过“人才回引”示范带动作用,依托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全面提升大庄镇村庄规划编制水平,实现了红砖蓝瓦的“新房子”与田园风光相呼应的优美画卷。

全民动手,让小村子美起来

乡村好,好在内外兼修。近年来,大庄各地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家家变得亮堂堂,村村都在拼“颜值”。

主意群众拿定、建设群众动手、环境群众管理,党员干部干事冲在前头,从“塑形”到“铸魂”,“面子里子”一起抓。

大力开展大庄镇建设美丽村庄十条措施、“三个有”等,老老少少齐动手,就地取材,以“勾得起乡愁,留得住回忆”为主线,利用废弃物融入环境打造中,打造出一面面独具特色的“乡愁记忆墙”。整治工作开展以来,5万余人次参与其中,村与村、户与户之间互相比赛,你追我赶,不甘落后,一处处庭院“小美”,汇聚成一座座乡村“大美”。

云南网通讯员 谢佳君 赵逸轩

标签: 幸福生活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