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云南大理:文化点亮传统村落
发布日期: 2023-06-05 10:54:05 来源: 瞭望

原标题:瞭望丨云南大理:文化点亮传统村落

◇曾因盐业而兴的诺邓古村正深耕“盐文化”,成功推出代表性旅游产品——诺邓火腿。围绕古村旅游和诺邓火腿抓产业、抓就业,为诺邓古村群众脱贫致富和产业兴旺增添了强劲动力


【资料图】

喜洲着力保护挖掘非遗资源,加大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已形成以非遗文化为核心,集田园观光、文化体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农文旅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务工就业人员4800余人,文旅从业人员中超过70%为当地群众

热播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让苍山脚下名不见经传的凤阳邑村迅速走进人们视线。通过乡村振兴与影视产业的融合,凤阳邑游客数量大增,有力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创业

云南省大理市古生村村貌与洱海风光(2020年9月3日摄)胡超摄/本刊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拥有中国传统村落162个,在云南省居于首位。

为活化利用好这些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鲜明的传统村落,当地统筹保护与利用关系,在保持传统村落街巷肌理、环境格局的同时,着力于文化挖掘、非遗传承和文旅融合,探索出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的文化路径,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诺邓:深耕“盐文化”

装着300公斤卤水的大锅热气袅袅,33岁的赵贵兰不断用瓢打捞水中杂质。

赵贵兰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村里的盐井至今仍可抽取卤水。晚上抽出的卤水运回家沉淀到第二天早上,然后生火熬煮,10多个小时后即水干结晶出盐……“一天熬一锅卤水,可熬盐15公斤左右,一部分销售给游客,一部分用来腌火腿、咸菜。”谈起盐,赵贵兰如数家珍。

赵贵兰所在的诺邓古村位于云龙县城西北约7公里的山谷,住有224户1080人,其核心景观面积1.2平方公里。远远望去,村子依山就势而建,一座座土木结构的白族小四合院前后人家楼院重接、台梯相连,层层叠叠布满山坡。沿村内干净整洁的石板路拾级而上,还能看到部分村民家院外建有熬盐用的灶台。

诺邓镇镇长蒲超介绍,诺邓古村的这口盐井自西汉开始开采,时至今日,当地村民依旧可从中抽取卤水熬制食盐,诺邓古村的熬盐技艺代代传承。

历史上,诺邓曾因盐业经济发达,一度成为滇西地区商业中心。络绎不绝的运盐马帮从此地出发,穿行在东向大理、南向保山、西向腾冲、北向丽江的“盐马古道”上。诺邓盐业在明清达到顶峰,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建于明清时期的文庙、武庙、龙王庙等庙宇,以及盐局、盐课提举司衙门等建筑。

“云龙的盐马古道是云南盐业发展史、对外交流史、滇西边疆地区治理史、民族交融史的有力见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邵甬认为,盐马古道的保护利用,能够为云龙的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为完善保护发展体系,2006年以来,云龙县先后编制《云南省云龙县诺邓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详细规划》《诺邓特色小镇建设规划》《诺邓旅游发展规划》等,为诺邓古村的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保障。

云龙县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抢救性修缮古旧建筑,将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公共建筑和民居院落列入文保单位,最大限度维系古村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在此基础上,云龙县提升完善诺邓古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电网改造工程、生态河道治理等项目,并建成诺邓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景区标识标牌等旅游服务设施等。诺邓古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旅游相关配套设施逐步健全。

诺邓还修复了古巷道、人马驿道,重修了古戏台、盐井房,建成诺邓盐文化博物馆,着力挖掘、传承、展示井盐制作技艺,让井盐更好串联起诺邓的自然文化资源。

与此同时,诺邓深耕“盐文化”,成功推出代表性旅游产品——诺邓火腿。依托诺邓火腿的品牌宣传,诺邓古村进一步进入大众视野,旅游业逐渐成为诺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自诺邓古村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县镇村三级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和高原特色产业,围绕古村旅游和诺邓火腿抓产业、抓就业,为诺邓古村群众脱贫致富和产业兴旺增添了强劲动力。”蒲超说。

据蒲超介绍,村民发展旅游的意识不断提高,对古村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许多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创业,目前从事旅游相关工作的诺邓居民已接近200人。2022年,诺邓古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

目前,诺邓正谋划旅游新业态、新项目,重点围绕盐文化体验、火腿制作品鉴体验、民俗演艺、民俗节庆等沉浸式旅游体验,强化诺邓文化IP,形成全新的游览体验,不断扩大诺邓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同步迈上新台阶。

喜洲:聚力抓非遗

“五一”小长假期间,每天11时不到,大理市喜洲镇喜洲村的“杨顺宝喜洲粑粑店”店外就会排起长队——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想亲口尝尝喜洲粑粑的滋味。

店内,杨顺宝有条不紊地把面擀成饼,再根据游客口味,咸的加上鸡蛋、肉末再撒上葱花,甜的加上豆沙、玫瑰酱。调好味的饼送入炭火炉,大约10分钟后饼子出炉,香气四溢。

“这是我第3次到喜洲旅游,每次来都要吃一个喜洲粑粑。”武汉游客吴宝东笑着告诉记者:“饼子的味道多年未变,但排队的人一次比一次多。”

喜洲粑粑在2011年11月被评为大理州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传承这一传统技艺,喜洲镇引导喜洲粑粑从业者成立协会,让杨顺宝等喜洲粑粑师傅传授技艺,壮大人才队伍。

喜洲东临洱海,西枕苍山,素有“白族风情第一镇”美誉,民族文化浓郁、田园风光旖旎。

“我们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挖掘,守住非遗文化命脉是喜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做好非遗传承的关键是人才。”喜洲镇副镇长鲍以恒说。

近年,喜洲镇不断加大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力度,有效推动非遗传承人才的推荐、申报、支持等工作,努力营造非遗传承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

为充分发挥非遗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喜洲镇创建赵丕鼎绕三灵传习所、董寿春白族三道茶传习所、段树坤扎染传统工艺工作站等传承示范基地,助力乡愁喜洲、人文喜洲建设。

截至目前,喜洲有非遗项目30余项(含国家级6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0余名(含国家级2名)。

丰富的非遗资源给喜洲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喜洲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推进“非遗+文创+旅游”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匠志集民艺中心、喜洲客厅、苍逸图书馆等一系列文化产业项目。

传统文化和时尚创意的激情碰撞,有力促动了喜洲非遗旅游、文博观光、研学体验等蓬勃发展。

据了解,喜洲已形成以非遗文化为核心,集田园观光、文化体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农文旅发展“喜洲模式”,辐射带动4个村委会、8个自然村聚集发展,带动周边务工就业人员4800余人,文旅从业人员中超过70%为当地群众。

凤阳邑:“触电”谋流量

今年2月,李慧和朋友放下手头工作,专程从成都到大理“追风”。

年初,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热播,让苍山脚下名不见经传的凤阳邑村迅速走进人们视线。“每一集我都细细看过,迷上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李慧说。

“电视剧播出后,村子的游客量从单日不足百人增加到春节期间单日近万人,目前每天也还有两三千游客。”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陈琴说,通过乡村振兴与影视产业融合,村子实现文旅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创业。

在成为大理州文旅新IP前,凤阳邑已经在酝酿发展文旅产业。2020年,凤阳邑被列入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重点村;2021年,大理州、市政府决定在大理洱海海西片区开展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园创建工作,凤阳邑是重点示范创建村之一,州、市两级政府投入资金逾2000万元,实施凤阳邑道路提升改造、风貌整治、停车场、旅游公厕建设等共计28个项目。

据陈琴介绍,成为重点示范创建村之初,凤阳邑拿得出手的资源是一段茶马古道遗址和一个古村落。在大量调研和充分论证后,凤阳邑提出重点依托茶马古道遗址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开发村庄文旅产业的发展思路。“作为全州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点,凤阳邑没有等风,而是力图制造风。正是在大量前期工作和努力的铺垫下,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才最终落地凤阳邑。”陈琴说。

电视剧热播后,凤阳邑村集体和影视公司合力,将拍摄基地“有风小院”打造成持久的线下线上“有风IP”,确保流量变现、形成产业、助推发展。

此外,借电视剧拍摄的机会,凤阳邑与影视公司深度合作,把乡村振兴的实际案例巧妙融入剧情,并把今后重点谋划的业态和产品在剧中加以展示,助力后续发展。“电视剧带来的流量只是一时的,当有一天流量退却,我们希望村庄依旧保有治愈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陈琴说。

在陈琴看来,凤阳邑已经站上新的发展起点,未来将着力提升古村落文旅品质,聚焦产品、内容和业态,通过组织引领和产业发展继续助推乡村振兴。

凤阳邑乘“风”而上,是大理州统筹保护与利用,创新传统村落保护的生动写照。据了解,大理州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获得中央财政补助1.5亿元,集中实施传统建筑修缮、基础设施提升、村庄风貌整治、历史要素保护修复等,带动全州主要传统村落集聚区域基本得到整体保护。

大理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李文荣说,传统村落保护需要努力挖掘其文化价值和文化竞争力,在巩固提升中开展历史文化遗存的活化利用,以原真性保护、活态性传承的思路,激发文化活力,推动永续传承,在保护好传统村落原址、原状、原物的同时,抓好文化遗产的活态呈现、历史遗存的活化利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长山 丁怡全 胡正航)

标签: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