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搜:探寻,在高山密林深处(美丽中国)
发布日期: 2022-06-12 09:50:02 来源: 人民网

原标题:探寻,在高山密林深处(美丽中国)

图①: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李永宁 摄 图②:护林员在保护区内巡逻。杨艳波 摄

核心阅读

作为我国最大的原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西黑冠长臂猿种群的集中分布区之一。今年春季,本报记者跟随保护区工作人员参与了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调查。

莽莽哀牢山,古树遮天。遇上阴雨,群峰时常隐身于云雾间。哀牢山地处云贵高原、横断山和青藏高原南缘结合部,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原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山脉中北段的上部,就是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星夜,记者赶赴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者竜乡。那是今年3月21日。次日,记者便跟随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巡护员进山,参与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调查。

长臂猿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海南等省份,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从个体数量上说,我国长臂猿有八成以上是西黑冠长臂猿,其种群集中分布在滇中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新平县,西黑冠长臂猿主要集中分布在水塘镇、戛洒镇、者竜乡三地,此次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片区西黑冠长臂猿监测调查,也分别在这3个区域开展。

记者前往的者竜乡片区共设37个听点,每个听点调查周期为3天。调查计划自2022年3月2日起至5月15日,然后还要完成种群数量、分布数据整理分析,确定群体数量与位置,以便为西黑冠长臂猿今后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调查为期一个半月,但今年3月云南下雨的天数比往年同期要多。一旦进入雨季,山路难行尚且可以克服,但山路湿滑还将导致受伤的风险大增;特别是在核心区内,避雨、取暖都可能面临巨大的困难。

第一日:赶赴马鹿场

在者竜乡的招待所里住了一晚,第二天上午10点,记者步行前往者竜管护站,和护林员集合。

此次进山,有新平管护局护林员李林国同行,5年前记者曾采访过他。加上本地护林员钟应兴、张贵昌、李忠华、李富勇,我们一行人计划3月22日中午抵达保护区核心区外围的马鹿场哨所吃午饭,4小时后抵达杨吉利山宿营地,开展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调查。

上山前,李忠华递给记者一根木棍:“用得上”。上山后才明白,登山棍确实是进山必备装备——无树的陡坡,帮忙攀爬;河畔陡崖,防止落水或者滚下山去。

下午1点多,一行人正式从马鹿场哨所出发。一路上,鼯鼠、麂子的叫声若隐若现,野猪、熊的踪迹也是到处可见。

一路上时雨时晴,李林国的表情越来越严肃:一旦下雨,此行将充满变数。隔一段路程,他就会让大家歇脚。他选的歇脚点,既可以喝几口在哨所灌上的茶水,也有手机信号能跟外界联系。

下午5点,远远看到一个白色防水布搭建的棚子——这就是我们今夜的住处了。大伙儿一个没闲着:铺防潮垫、取柴、做饭。下午6点,我们围坐在营地前的桌子上吃饭——说是桌子,其实就是块木头,用砍刀砍平,原木充当椅子。李忠华手里的砍刀,不仅用来开路、剁肉、切菜,甚至还可以做桌子、削筷子。

这一晚睡得并不好。半夜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虽然防雨布没漏水,可是大家呼出的水汽凝结在防雨布上,外面雨一冲击,小水珠被打散成水雾,落在脸上,时不时把人冰醒。

第二日:雨中等待

一早醒来,仍在下雨,上山调查的计划只好取消。

其实,这次李林国是临时被抽调来者竜乡片区参与种群调查的。他自己的辖区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茶马古道。为了知道西黑冠长臂猿家庭结构、关系如何,2010年,他和两名同事开始在专家指导下开展西黑冠长臂猿“习惯化”观测——通俗地说,就是靠近西黑冠长臂猿所在的树,近距离观察它们的行为。

西黑冠长臂猿生活在树冠层,生性警觉。保护区有的工作人员,工作20多年只见过一次西黑冠长臂猿。“但大家都知道哪里有西黑冠长臂猿,它们独特的叫声可以传到两公里外。雄猿领唱、雌猿跟唱,幼猿会附和两句。通过叫声,能大概判断这个西黑冠长臂猿家庭的构成。”李林国说。

“习惯化”监测也是从寻找猿啼开始的。为了追猿,李林国和同事凌晨4点就要起床,6点前要赶到山顶,根据猿啼去找猿、追猿。晚上回到观测站往往已经9点。

李林国和西黑冠长臂猿“小新”一家的第一次见面,只持续了两分钟。他兴奋得第一时间找到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学龙报告。花了近两年时间,李林国和同事终于实现了对“小新”一家的“习惯化”观测。

一整天,雨时断时续,直到天亮,依然时下时停。

第三日:听声寻猿

24日早晨不到7点半,一行人冒雨抵达杨吉利山听点,尝试通过“听猿”调查附近西黑冠长臂猿家庭数量。

听点选择很有讲究:最好选择眼前开阔的山梁,那样声音不容易被阻碍;如果听点数量多、工作量大,难以在雨季来临前完成种群调查;听点太少,又很可能出现统计遗漏。有了以前的经验,这次专家和李林国在者竜乡共选定了37个听点。

西黑冠长臂猿有很强的领地意识,一群西黑冠长臂猿的活动半径为500—1000米。如果没有山梁阻碍,猿啼能传两公里远;每支调查队伍会分为两组,在两个听点同时记录猿啼的方位和声音大小,通过三角定位就能大概确定猿群的位置。500米内的猿群,除非同时啼叫,原则上算作一群,从而数出西黑冠长臂猿的群数。为了避免西黑冠长臂猿偶尔不叫的情况,每个听点至少要连着听3天。如果有的片区近期有猿群目击记录但是没有听到猿啼,则要再去补听。

李林国认为,猿啼一是呼唤家庭成员聚拢——晚上不同西黑冠长臂猿可能会栖息在不同树上——相当于集合号;二是宣示领地。此外,有些刚成年的西黑冠长臂猿,会通过啼叫求偶,组建家庭。

一声猿啼隐约传来,李林国和李富勇立马进入状态,开始记录时间。先是雄猿领唱,后是雌猿跟唱,远远地传到听点。这次的猿啼,足足有8分钟。

李林国迅速确定猿啼的方位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点位。他比照此前的记录,发现这群猿此前听到过。李林国说,杨吉利山这个听点覆盖范围内,第一次调查有5群西黑冠长臂猿,今年这次调查至少听到了8群。

李林国说,西黑冠长臂猿的种群数量调查,采取的是统计家族群再乘以每群西黑冠长臂猿平均个体数量的方式。一方面,需要调查人员在听点统计西黑冠长臂猿家庭群数量,基本准确地统计出一个片区有多少群西黑冠长臂猿;另一方面,长期观察了解每群大概有多少只西黑冠长臂猿个体,通过访谈结合计数等确定一个系数,乘以猿群数便是西黑冠长臂猿的数量。这也是为什么不少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采取“多少群、多少只”表述的缘由。

正式调研,需要从7点半听到11点半,但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漫长的等待。从听点回营地的路上,李林国专门上山找到有信号的地方,跟者竜乡保护站站长李忠文联系,确认未来仍然有雨,如果继续到白沙河监测很难找到不潮湿的地方搭建营地,最终决定放弃原本的监测计划,回马鹿场哨所。

相关资料图

回营地吃过早饭,调查队开始后撤。“这趟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咱们几个平平安安。”下山路上,张贵昌话多了起来。常在山里走,哪怕最优秀的护林员也难免受伤。去年,李林国巡山时滑倒,恰好被自己的刀划伤,手指就缝了5针。

开路的钟应兴,时不时刷一下竹子、铺垫下石头;断后的李忠华,时不时拖几根木头搭桥。过段时间,他们还要继续上山调查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

返回马鹿场哨所,已是中午。记者脱下湿答答的鞋子,想把它们烤干,才发现裤腿上沾满了血污,原来被蚂蟥咬了。两日大雨,原有的土路低洼处淹成了泥塘,车无法开上马鹿场哨所,大家只能步行下山,直到下午5点才抵达山下最近的村子。

歇着脚,大家聊起了西黑冠长臂猿保护。西黑冠长臂猿是这片树林的“伞护物种”,种群数量也反映了森林质量。

根据记录,西黑冠长臂猿在野外的寿命只有二三十年,且繁殖十分缓慢。栖息地碎片化,对西黑冠长臂猿种群繁衍影响格外大。李林国说,西黑冠长臂猿繁殖周期长,保护想要明显见效得花上几十年,“只要开始保护,就不嫌晚。”

李忠文说,除了栖息地保护、生态廊道修复,科学有效的监测对西黑冠长臂猿习性的研究同样重要。此前,李林国曾经尝试用红外相机拍摄西黑冠长臂猿活动,然而生性警觉的西黑冠长臂猿只会留个背影给监测人员。蒋学龙表示:“尽管一些现代科技可以辅助西黑冠长臂猿习性的研究,但是人工观测和种群调查依然不可替代。”

临别时,记者把睡袋、雨具和巡护服留给了他们,他们未来还会需要这些装备。这是一次难得的采访,也是护林员们的日常。

标签: 美丽中国 高山密林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