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太和街道党工委构建1+1>2党建共建新格局
发布日期: 2022-11-23 19:38:19 来源: 云南网

今年以来,昆明市太和街道认真贯彻省、市、区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立足区域特点,整合资源,积极构建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建的区域化“大党建”新格局,通过“四个坚持”持续发力,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实现“1+1>2”的聚合效应。

坚持“全域化”党建凝聚区域共建合理


(资料图片)

太和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吸纳17家驻区单位为“党建联盟”成员单位,87家为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制定《官渡区太和街道“党建联盟”章程》,街道领导班子下沉到8个社区担任“大党委”书记,同时在不改变党员组织关系和职业身份的前提下,吸纳机关单位、医院、学校、非公企业等驻区单位的优秀党员代表担任街道“党建联盟”和社区“大党委”的兼职委员,健全完善组织体系,让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从“独角戏”转变为“大合唱”。

坚持“契约式”立项推动常态长效发展

街道与各成员单位签订《太和街道“党建联盟”共驻共建联评协议书》共计17份,各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87份,明确结对双方工作职责、协调议事机制、双向沟通服务机制、考核评议机制等,全力打造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责任共担、发展共谋、事务共议、稳定共保的区域党建利益共同体。同时,整合各共建单位和辖区居民群众的需求、资源、项目“三个清单”。其中,需求清单126个,资源清单121个,项目清单68个,内容涉及环境卫生整治、火车站片区综合治安管理、法律咨询、党史文化阵地打造等,通过项目化方式运作,实现资源“众筹”、服务共享。

坚持“共享式”发展 打造党建品牌矩阵

依托街道“党建联盟”和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找准驻区单位有形资源融入社区发展治理方式,创新举措,突出特色,凝心聚力打造太和党建品牌矩阵,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街道落地见效。

七彩太和放飞群众多彩梦想

联合“大党委”成员单位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石油分公司共同打造官渡区北京路(中石化)党群服务中心,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温馨化”“公益化”“亲情化”打造,积极推广EGO关注自闭症“初星咖啡屋”,嵌入喜马拉雅有声图书的党建书吧等功能,针对党员、青少年儿童、特殊人群等七大类群体,通过“派单”开展服务活动,实施“七彩治理和润太和”品牌项目。截止目前,共计开展“书记讲坛”、发现“和”文化等特色活动近200余场,服务党员群众30000余人次。

“党建+营商环境”为商圈发展添动能

明通路社区联合多家“大党委”成员单位,以双龙商场为试点,打造党建历史文化长廊和“红船”红色照相馆,建立具有自身特色品牌的党建文化宣传新阵地,丰富党建活动阵地,探索新时代商业市场党建“新样本”,以品牌影响力为商场经济发展注入“红色动力”。截至目前,“红船相馆”已为20余个党组织及近200名党员拍摄了富有意义的红色照片。

暖“新”驿站让城市更有温度

为解决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这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用餐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街道联合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市官渡区分公司吴井邮政支局等公共单位,精心打造6个“暖‘新’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亲子学堂”“金融暖心助”“法律援助”“红色教育”“暖心关怀”“平安指引”等服务,让更多的户外劳动者真正体会到“家”的温馨和社会的关爱。

坚持“精细化”服务 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根据在职党员岗位认领情况,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由社区牵头,组建多个专业志愿服务队,明确“大党委”成员单位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如:组建“银发守护”志愿服务队,为居住在辖区的26名90岁以上高龄老人定期提供一对一的健康保健咨询及用药指导服务;组建“法律明白人”志愿服务队,定期为辖区群众、企业讲授民法典、经济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组建“防范诈骗”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包括预防金融、电信、网络诈骗,反假币,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讲座;组建“光明电力”志愿服务队,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公共单位开展安全用电排查;组建“盯得紧·疫情防控队”,针对辖区公共场所、楼宇进行测温、查看两码......今年以来,志愿服务队调解矛盾纠纷90余次,宣传惠民政策覆盖上万余人,纾解帮扶困难群众500人次。

下一步,太和街道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把街道“党建联盟”和社区“大党委”引领社会治理做实、做精、做细,彰显红的特色,体现治的成效,确保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推动基层治理能力。

昆明市官渡区委组织部供稿

标签: 太和街道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