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短讯!【2023委员圆桌】省政协委员“支招”科技创新促云南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2023-01-13 17:58:48 来源: 云南网

云南进入两会时间,省政协委员积极履职,为云南高质量发展积极 建言献策,贡献真知灼见。两会期间,“委员圆桌”邀请了省政协委员们结合实际工作和履职实践就“科技创新”等主题展开交流与探讨,畅聊云南“科技创新”如何支撑和促进云南高质量发展。

——当前,云南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面临哪些难题?

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宋光兴表示,近年来,云南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体系,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补政策,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同时,云南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存在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创新主体、创新平台不多不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的产学研活动相对较少,人才总量不足,高端科技人才缺乏等问题。宋光兴表示,2021年云南省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达281.94亿元,排全国第19位,但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1.04%,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排全国第24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云南省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截至2021年,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055家。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净增520家,同比增长25%。但从总量上看,我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占全国的0.6%。云南省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仅为全国的1%左右。

——云南如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朱书生表示,近年来,云南省高度重视有组织科研,在省科学技术厅的引领下,省内农业科学家围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需求取得了很多创新性成果。

朱书生表示,从自己的切身经验来谈,“有组织科研”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中具有重要性。农业科学是应用型科学,农业科技创新必须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依托资源优势,组织科研力量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协同攻关,才能取得大的突破。例如朱有勇院士科研团队协同攻关,通过十余年持续研究,成功解决了水稻旱地分蘖和旱地杂草防除等技术瓶颈,实现了水稻上山旱地种植,为解决山区农民口粮生产难题提供了新方法。在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方面,云南充分利用山区林下资源,通过多学科有组织科研协同攻关,建立了林下中药材有机生产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实现了中药材高质量发展,为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优质产业。

此外,云南科研创新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要从单点创新向系统能力建设提升,积极推进跨学科、跨产业的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云南如何突出特色,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云南省政协委员、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李孔斋表示,云南省的科研实力在全国没有优势,但云南有突出的资源、气候和区位优势。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在绿色能源、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方面结合云南优势持续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如果能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科研优势,必定能有效支撑我省科技自立自强。”

李孔斋认为,云南有着独特的生态资源,云南独特的生态资源可以支撑本领域的一流科研活动,为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作出重要贡献。“云南省的风光电和水能等绿色能源装机占比84%、绿色发电量占比90%以上、清洁能源交易电量占比97%,三项指标均全国领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李孔斋说,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要战略背景下,这样的优势,将高耗能工业的节能减碳与绿色电力或燃料的应用相结合,进行基础研究突破并开发关键技术,是支撑国家“双碳”政策的重要手段。

“此外,云南如果能引进国内和国际著名科研机构入驻云南,打造西部生态宜居的科研重镇,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到产业支撑形成综合优势,一定能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作出重要的云南贡献。”李孔斋说道。

——云南如何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吸引人才、培养人才?

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副主任陈光杰表示,近年来云南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升级迭代人才政策,给政策、优环境、搭平台,人才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2年云南省先后制定并出台一系列关于人才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研平台和人才团队建设机制,构建了以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创新团队等为主的科技支撑体系。云南实验室建设加速推进,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重点实验室105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66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0个。

陈光杰认为,目前,云南人才工作仍面临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总量不足、人才流失等问题,云南要继续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大人才强省、科技强省建设,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让人才评价更加精准科学,人才服务地方社会的人才使用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人才培养方面,云南高校要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大力培养云南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尤其是要依托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10所高校培养高端科技人才,依托职业院校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引进方面,各类创新主体要用好我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相关政策,借助高校的博士点、硕士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企业建立的云南实验室等平台和载体,大力引进省外、国外的科技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服务云南科技创新及产业高质量发展。

云南网记者 龙彦 赵岗 黎鸿凯 李熙临 牟燕红 杨吉娟 杨苑

标签: 科技创新 政协委员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