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中国云南行】从书院到文庙 古城巍山的三代读书人
发布日期: 2023-08-09 16:50:56 来源: 云南网
1959年毕业的巍山一中高1、2班毕业合影图片来自巍山一中建校百年纪念册

“这位就是我父亲!”55岁的范健华低头细细翻着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一中建校百年纪念册,有些意外地找到了一张拍摄于1959年的高中毕业班合照。照片里一群风华正茂的少年中,范健华的父亲站在倒数第二排正中间的位置。他们的身后,是文庙古树参天的院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范健华一家三代,从父亲到他自己,再到他的儿子,都曾在文昌书院、文华书院与文庙求知问学。于古建筑的翳影下,三代读书人的上学记也正是巍山书院文庙的发展变迁史。

巍山,坐落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是南诏古国的发祥地。古城始建于元代,明代改为砖城,至今风貌依然。文昌书院原名文昌宫,明代蒙化卫指挥使杨浚建于此处设启蒙义学。文华书院始建于清代,承接文脉至今。文庙始建于明代又经历代扩建,其外墙书写着《论语》,内有气势恢宏的泮池、学宫、大成殿建筑群。

浸淫在古城浓郁的历史氛围里,小时候的范健华没有觉得在这些地方上学有什么特别的。后来他担任巍山县外宣办主任,更多关注到文物保护,发现自己是在“国宝单位”里上了五年小学,由衷感到“莫名的兴奋”。

通往乐园的大门

1979年,范健华是文华书院巍宝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那时,古城的主街是由石板和石头从南到北铺平而成,由主街向东西两侧延伸有若干条小街和小巷。

年代久远,范健华关于那时的大部分记忆已经模糊不清,但他依稀记得文华书院的大门。“文华书院的大门前面是一个高高的楼梯”,他说道,“大概有十级台阶,一级一级上去,就可以看到正门。”高大的正门,对于不爱上学的小孩可能有一种压迫感,而对于那个时代的学生,这更像是一个通往乐园的入口。

如今的文华书院大门

文华书院有一棵古柏树,对于顽皮的孩童来说,这是他们欢乐的天地。年幼的范健华会叫上自己的小伙伴,爬上需要仰头才能一览无余的柏树,小心翼翼地向鸟窝伸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从鸟窝摸出几个鸟蛋。长大后,范健华才意识到,那棵一度被自己当作欢乐天地的柏树竟有了上百年的历史。“现在每次回到文华书院都要向它道一声歉,希望它可以原谅当初我们顽皮的行为。”范健华笑道。

历史上,巍山的教育机构共分为三种:社学、书院和文庙。社学的级别要比书院和府学都要低,大部分带有民办公助的私学性质。书院是中间层,除了教学,时不时会有讲学。文庙,在州升府后称府学,拥有着祭祀孔子和文化教育两重功能,也被称为庙学或学庙。民国后,现代教育体系下的小学、中学依然在社学、书院和文庙中办学。

新中国成立后,古城里总共有三所小学,分别是文昌书院的为民小学,北社学的群力小学和文华书院的巍宝小学,前两所现在依旧在使用中。1979年,正是范健华小学毕业那一年,文华书院的巍宝小学改为初中,名为巍宝中学,后又更名为文华中学。二十多年后,他的儿子在文昌书院念完小学后,来到文华书院继续读初中。

先成人,后成才

1939年,还是初级中学的蒙化中学从文昌书院迁移到文庙。后在1956年更名为巍山一中,开始高中部的招生。范健华的父亲是巍山一中第一届高中生,后考入了云南大学生物系。

巍山一中的一些老师恰好教过父子两代人,范健华印象最深的是初一时的数学老师彭以忠,“对学生严格,讲课精彩。”提到这位老先生的时候,他满眼崇敬。另一位对他影响颇深的是教语文的姜老师,在一篇文章中,他记述了先被老师在全班面前夸奖作文,下课后被老师提醒加强练字的经历。老师的善意嘱咐,让原本自得的范健华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正是因为这份嘱咐,让他坚持练毛笔字几十年,加深了对古典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成人’,然后才是‘成才’。”范健华说道。他认为很难给“人才”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上做好,就是人才。

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范健华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成人”首先应该有强健的体魄,他支持孩子打篮球,哪怕是到了高三紧张复习的阶段。

“时代确实不一样了。”他叹了口气。今天学生面对的竞争压力和社会压力远远大于过去,名校可能象征着更多的机会。但他始终认为,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学中传道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但相比于过去,现在很多老师可能一味想要学生成才,但却忘记教学生怎么先成人。

文庙老教学区古老教室图片来源巍山一中建校百年纪念册

保持古建筑的“原真性”

结束在文庙的六年学习后,范健华考入云南教育学院。毕业后在巍山职业中学当了三年校长,之后范健华被调到巍山县委宣传部外宣办。此后他一直钻研关于巍山文化古迹的历史,成了当地文物研究的专家。

他承认,过去文物保护的意识是十分落后的。随着历史变迁,文庙里的有些古建筑被拆被毁。在剩下的古建筑里,南边的大成门、大成殿围在文庙内,北边的雁塔坊、崇圣祠、尊经阁、明伦堂成为蒙阳公园的一部分。

在小学期间,范健华对文华书院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学校”。随着深入了解,他才惊奇地发现自己读的小学竟然是清光绪元年,由蒙化同知在原玉皇阁旧址上兴建的书院,因其地处文华山麓而命名为文华书院。“我很自豪,我真的很自豪。”他激动地重复了两遍。他意识到,这些巍山的“灵魂”,需要恢复性的修缮和更好的保护,才能延续巍山的历史文化。

如今文庙的大成殿

范健华认为,古建筑的活化利用首先要保护文物的原真性。让文物继续发挥相应的功能,这就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而现在有些地方的文物,出现了过度利用或过度保护的局面。

“一个书院,应该继续保留它文化传播的功能,才是活化保护书院的正确方向。”范健华说道,“如果把书院弄成一个游乐场,那就是对文物的破坏。倘若为了盈利强行改造,那么最后一定会失去灵魂的。”

受巍山文化历史和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古迹在范健华孩子心中,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更是一种融入血液的紧密联系。在北京做体育记者的五年多时间里,他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几乎跑遍了北京所有的老胡同。每当有新的发现,他都会激动地打给父亲,详细地诉说着自己的所见所闻。

文华书院内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传统文化的浸淫之下,在书院和文庙成长起来的巍山人,有着别处没有的悠哉与自得,也保持着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自豪。岁月更替,书院和文庙依在,巍山人仍然敬它们、爱它们。正如它们百年来,一直默默滋养、守护生在这里的子子孙孙。

作者:中山大学庞芷茵郑与桐伍诗云

指导老师:刘颂杰

标签: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