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昭通彝良:竹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绿色引擎”
发布日期: 2022-10-09 22:32:04 来源: 云南网

眼下,又是一年采笋季,走进昭通市彝良县牛街镇三合村竹产业基地,漫山遍野的方竹连绵起伏,竹林间一根根竹笋破土而出、长势喜人。采笋、剥笋、装笋,满脸喜悦的笋农们忙得不亦乐乎,到处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相关资料图)

竹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绿色引擎”

“我家种了10多亩方竹,今年可采收竹笋4.5吨左右,按照市场价4.5元每斤计算,竹笋收入有4万多元。”竹林深处,三合村马家湾社村民肖付前正在寻找适合采收的竹笋,只见他用小刀轻轻一划,利索地剥开笋壳,露出了碧绿的笋头和乳白色的笋尖,不一会儿就收获了满满一袋鲜笋。

竹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绿色引擎”

肖付前告诉记者,以前村民们种竹子基本是“靠天吃饭”,由于缺乏管理、种植技术不到位,竹笋产量不高,每亩产笋量仅有400斤左右。现在通过实施低效林改造以后,竹笋的产量和品质都提升了,竹笋亩产量提高到了600斤左右,实现了增产又增收。

“三合村属于高二半山区,方竹产业是全村的支柱产业,通过多年的培育,全村已发展方竹产业3.8万亩,进入丰产期的有2万余亩。”三合村党总支书记肖术华介绍,在县委和镇党委的帮助下,村里实施低效林改造、产业路建设、万亩竹海示范基地建设及病虫害防治,实现了竹产业提质增效,提高了笋农的产业收益。

竹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绿色引擎”

为发展壮大方竹产业,牛街镇党委政府通过发放肥料以及资金奖补等方式,带领群众切实抓好退耕还林、低效林改造,大大提升了竹产业的产量和品质,每亩可实现上千元的收益。按照“党建+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三合村党组织以村集体经济为引擎,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将群众手中较为分散的竹林收归于村集体组织经营管理。目前,三合村共有村集体方竹林1.8万亩。

竹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绿色引擎”

竹产业是彝良县四大富民产业之一。近年来,彝良县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思路,聚焦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等重点,推动竹产业提质增效、助农增收、高质量发展,竹产业已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2021年,全县建成竹产业基地83.65万亩,投产面积37.5万亩,实现产值6.64亿元,覆盖农户5.5万户22.5万人,户均增收1.2万元。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李蝶 张琳

标签: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