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观焦点:李雯:“桥梁医生”为爱搭桥
发布日期: 2022-11-24 15:55:20 来源: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原标题:最美家乡人|李雯:“桥梁医生”为爱搭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车辆驶过曲折山路,来到乡间,一群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再次在村民家门口摆起“摊”,问诊拿药。

“我们这儿离县城远,没想到今天在家门口就能看病了,还有省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感谢医生们了!”前来就诊的玉溪市易门县下普厂村彝族村民李大娘激动地说。

这样的义诊活动本是经常来到乡间开展。不过,不一样的是,这群穿着白大褂的人中,除了易门县人民医院本地医生,还有来自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驻点帮扶专家团队。

“为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十四五’期间,我们响应云南省卫生健康委、省乡村振兴局的号召,派驻多名专家到县级医院开展帮扶工作。”帮扶专家团队队长李雯说。

“送健康”到村民家门口

从业13年的李雯,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治医师、云南省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病学组委员,致力于消化内科临床研究,经验丰富。被选派为帮扶专家团队队长后,她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医疗队员们让参与义诊的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用得上药,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实惠。他们还走街串巷,把药送到村民家,对村民们的疑问一一耐心解答,帮助村民掌握基本健康保健知识。

帮扶期间,李雯和其他驻点专家们每周定期坐诊,发挥各自专业优势,通过教学查房、参与科室会诊、科内质控、手术带教、专题培训等多种工作方式,将昆医附二院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传授给易门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帮助医院提高各科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同时,专家团队推行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帮助县级医院搭建好MDT‘多学科诊疗团队’,树立起协作意识,同时让双向转诊更通畅,对患者得到更好更及时的救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李雯说。

“患者康复就是我最大心愿”

有一次,一位91岁患者因昏迷被家人送到易门县人民医院,经诊断患有“重症肺炎、脓毒血症、急性肝衰竭、急性肾衰竭”。呼吸内科医生接收该患者后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6位驻点帮扶专家与县医院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二科、外一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主任进行了多学科专家会诊。考虑到患者年龄大、病情危重、经济困难等实际问题,专家们各抒己见,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

在多名专家共同努力之下,经过3天的治疗和护理,患者意识逐渐恢复,12天后顺利出院。

对此,李雯说:“看到患者康复,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至今,帮扶团队在多学科协作诊疗联动下,已为50余名急危重症患者、疑难患者制定了精准诊疗方案。

在易门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李雯带着治病救人的初心和帮扶到实处的决心,与其他医疗队员凝心聚力,持续推进与当地医院在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深入交流。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变“让病人跑”为“让专家跑”,通过多学科专家会诊做到“疑难重症不出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三甲医院医疗资源。

她是医生,也是老师、公益践行者

在专业上,李雯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疑难肝病、肝脏病理等领域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担任本科教材《基础医学》副主编。除了是一名医生,她还自然而然多了一个身份——老师。她在医科大学开展教学工作时,因为尽职尽责、成绩优异,还获得过国家级教学比赛一等奖。

“参加过‘昆明大健康’公益宣讲活动,2021年在昆明电视台做了4期健康知识讲座直播,向全市观众进行了消化内科相关知识讲述,如胰腺炎、脂肪肝、胃肠镜检查等,让大家都来掌握健康知识。每次收看人数都在万人以上。”工作之余,李雯还是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教师,研究青少年卫生教育问题。

对于帮扶工作来说,教育培训是专家们尤其重要的一项职责。在医院,李雯经常要做课件,为同行们讲解专业知识,分享前沿经验。通过“造血”+“输血”,为易门县人民医院建起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以后就能让更多基层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疫情期间,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李雯还主动报名并参与医院发热门诊值班工作,曾多次捐出防疫物资,与大家共抗疫情。

2020年,她向昆明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酒精消毒湿巾2000片;向云南家馨社区儿童救助服务中心捐赠爱心善款1000元,用于疫情期间购买相应物品;向云南书林老年公寓捐赠鸡蛋2箱补充营养……

最近,天气冷了,李雯又开始考虑为贫困地区孩子捐款捐物的事儿。她说,“在医疗、教育的工作中,我觉得我起的是‘桥梁’的作用,搭建知识分享、互帮互助的桥梁。我会一直坚持把这些好事做下去。”(记者 马雯)

标签: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