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速读:【学习借鉴农民增收探索实践典型案例】镇雄县变人力资源为人才优势——做大做强务工经济
发布日期: 2022-10-31 07:32:32 来源: 云南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镇雄县以勒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扶产业园制衣车间

“掌握技术后,工资涨了,工友们都称我为罗师傅。”家住镇雄县赤水源镇岔河村罗家沟的罗仕金高兴地说。10年来,罗仕金辗转江苏、浙江等地务工,因为干的不是技术活,收入一直不高。2021年他参加镇雄县组织的培训,掌握了驾驶挖掘机技能,现在月工资过万元。

同是赤水源镇的螳螂村村民陈勇,外出务工时在异地参加培训,掌握电工技能后带领30多名乡亲承接装修业务,从临时工变成老板,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

这样的例子在镇雄县外出务工人群中还有很多。镇雄县170多万人口中,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超过50万人,务工收入成为该县农村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把人力资源变为人才优势,做大做强务工经济,近年来,该县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推动体能型劳动力向技能型、工匠型劳动力转变,同时发展产业、扶持创业,推动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

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镇雄水电工”“镇雄架子工”是镇雄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名片。多年来,该县紧扣省外发达地区人力资源需求,综合分析行业工种、从业规模、技能水平等因素,通过“在家门口培训”“送培训到工地”“百日行动”等方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集中力量培育“镇雄五金工”“镇雄缝纫工”等系列劳务品牌。据统计,目前,全县共培训水电工、五金工、钳工、缝纫工等2.7万人次,技能型从业人员已达12万余人,占全县外出务工人数的近四分之一。

为促进群众就近就业,镇雄县紧紧抓住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在3个易地扶贫搬迁万人安置点周边、高速公路沿线等布局实施纺织服装、粮油物流加工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园区,同时外出招商,诚邀优质企业实地考察寻商机、选项目。目前该县已成功引进浙江蓝贝、潮州宝涛服装、上海永润考拉鞋服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发展了百余个“家庭作坊式”就业帮扶车间,帮助5168名返乡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为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镇雄县出台创业贷款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者给予每户3万元的创业全额贴息贷款扶持;对经营状况好、创造岗位多、带动效果强、能按时还贷的优秀返乡创业者每户给予3万元奖补。同时,按照“1+1+N”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制定竹子、生猪等高原特色产业五年高质量发展方案,以农业龙头企业为牵引,以党组织领办公司为纽带,引导镇雄籍在外企业家、致富能人等返乡创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

针对因照顾家庭暂不能外出、年均收入8000元以下群体、返乡回流人员、待业人员等群体,该县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依托就业帮扶车间、易地搬迁后扶产业园、在建工程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帮扶,确保群众增收不受影响。截至9月底,全县已优先安置31635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云报全媒体记者蔡侯友文/图

标签: 做大做强 人才优势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